


中秋的夜晚,月亮像盏明灯挂在天上,把水乡照得亮亮的。水边的屋子飘出暖暖的灯光,和月光一起在水面铺出一片温柔的金黄。让我们一起迎接这满载团圆与思念的中秋佳节,共赏明月与温情 。
01.中秋节起源
可追溯至上古祭月节,是先民对“月神”的崇拜与祭祀活动。汉代以后,祭月逐渐融入民俗,至唐代被官方定为固定节日,赏月、咏月之风盛行。宋代时中秋习俗成熟,出现“小饼如嚼月”的月饼雏形,赏月、吃月饼成为核心习俗。明清时期,中秋与春节、清明、端午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其团圆内涵与庆祝形式传承至今。
02.中秋节习俗
赏月(玩月、拜月)
古人因崇拜月亮、感念其照亮长夜,渐有中秋赏月习俗。唐宋时成全民活动,文人借月抒怀,百姓阖家共赏。月亮象征圆满,赏月既寄相思、盼团圆,也承载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吃月饼
最初是中秋祭月的供品,因月亮圆、月饼也圆,象征“团圆”,后来演变为节日必吃食品。全家分食月饼,寓意“团圆不分家”。不同地区衍生出多样口味,既藏地域特色,也承载着人们对家庭和睦、圆满相聚的期许。
03.中秋古诗鉴赏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桂香浮动,月色温柔。这个中秋,把思念揉进月饼,让团圆萦绕身旁。愿往后每个月圆夜,都有温暖相伴,万事皆圆满!
( 编辑:张文丽 文字来源:唐宁波 照片来源 源于网络 初审:叶沁 李思语 曾微微 胡容 余熊娜 复审:谢卫东 终审:漆在林 官方微博: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团委 投稿邮箱:318221925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