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京国际app

《毛泽东选集》出版往事(下)

作者: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03-14 点击数量:9923

■新中国成立前篇幅最多、内容最丰富的《毛选》版本■

1948年春,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合并后,由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编印的《毛选》两卷本,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出版的众多《毛选》中篇幅最多、内容最丰富的版本。

1947年6月1日,邓小平为边区杂志《新大众》题词:“宣传毛泽东思想是新大众的责任。”此后,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决定出版一部《毛选》。这项任务交给了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磐石,由他依托华北新华书店完成编辑和出版任务。华北新华书店印刷厂进驻距武安县冶陶镇7.5公里的赵庄,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出版印刷了精装、平装版本的《毛选》。

晋冀鲁豫版的《毛选》共收入1927年3月至1945年8月的著作61篇,约95万字,比1948年5月东北书店出版的《毛选》还多11篇11万字。这部《毛选》于1947年夏编成发排,1948年春由赵庄新华书店印刷厂印制。全书分上下两册,16开本,共1025页,每页18行,每行52个字,有紫红色和深蓝色布面精装本两种,印刷2000册。封面上方正中间印有五个烫金字:“毛泽东选集”;中间有压模的毛泽东头像;下方印有一行烫金字:“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编印”。书脊上方和中间分别印有烫金字:“毛泽东选集”,“上”或“下”。封二后是扉页、书名页、毛泽东照片和目录(下册没有照片及目录)。书名页上方印有三行字:“毛泽东选集”;“上册”或“下册”;“党内文件,干部必读”。下方印有两行字:“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编印”;“一九四八年”。

从1944年晋察冀日报社出版第一部五卷本的《毛选》起,至1948年5月止,主要有晋察冀日报社在河北阜平编印出版的《毛选》;苏中出版社出版的《毛选》;晋冀鲁豫中央局编印出版的,由内部发行的供党内高级干部学习的《毛选》三种选集。这三种《毛选》共出过七个版本,其中晋察冀日报社版的就有五个。

 

■校完《毛选》第三天,窑洞被特务放火烧了■

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于1946年5月15日创刊,7月1日随晋冀鲁豫中央局边区政府迁到武安,先后到南文章、石洞、河西、赵庄等村。人民日报社和边区新华书店印刷厂当时叫“永兴印刷公司”,设在石洞。印刷车间在赵庄和田二庄、石洞、河西村的窑洞里。

1946年至1948年,华北新华书店印刷厂驻在山冈环抱的赵庄。车间设在较大的窑洞里,用的是手摇活动式排版,经平版、整版,然后打纸型。待一块纸型晾干后整制,放在印刷机平台上,而后印出书报。

印刷厂只有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其余大都是十四五岁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人工铅字排版到印刷的工序繁多而精细。他们却在艰苦条件下印刷出《毛选》。

1947年初夏的一天,张磐石跟边区教育厅的崔洪勋说:这几个月来我看你表现不错,也要求进步,现在有一件事,要你帮我做一做,也是对你的一次考验。原来,张磐石让崔洪勋和他一起校对《毛选》第一卷。这样,他们每天早饭后到窑洞校对,崔洪勋念铅印稿,张磐石看原稿。他们一共校对了20天才校完。在校完《毛选》的第三天,四个窑洞全被特务放火烧了。

对于《毛选》,毛泽东曾说:“《毛选》什么是我的!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

 

■毛泽东在石家庄选编新中国第一部《毛选》■

新中国成立前,为了学习毛泽东思想,各抗日根据地和中央各分局先后出版过不同版本的《毛选》。由于处于战争年代,所出版的毛泽东著作体例庞杂,多有错误,主要的还是都未经毛泽东本人审阅。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决定编辑一部正式的《毛选》,并专门成立了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1951年春,毛泽东在石家庄编辑修改了新中国的第一部《毛选》。

毛泽东离京到石家庄,利用休养的时间,集中精力编辑《毛选》。而他的休养,是在得知毛岸英牺牲后提出的意愿,得到中央同意和妥善安排的。

一天,毛泽东在新六所说:“我得离开北京,在这里什么也干不成。”他对负责警卫的汪东兴说:“搞《毛选》在北京事情太多,要找个地方,集中精力搞出来。”“要找个地方,离北京不要太远。”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汪东兴提出了天津、张家口、石家庄三个地方征求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选定了石家庄。

为安排毛泽东的休养,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处长汪东兴和行政处副处长田畴先期到达石家庄,与石家庄市委领导一起察看环境选定住所。最后将毛泽东的住所选在了位于石家庄市西郊落成时间不长的保育院(今河北省白楼宾馆的前身)。

毛泽东的办公室中间摆着宽大的写字台。写字台左侧是为他准备的可躺可靠的躺沙发。他的办公桌上、床铺一侧摆的都是书籍、文件。在青砖红瓦房中,毛泽东整日伏案工作,手不释卷地看材料、修改文章、批阅文件。在《毛选》编辑期间,编辑委员会其他成员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等人分别在北京和石家庄为编辑稿件而忙碌着。

1951年3月19日,毛泽东在给湖南第一师范时的同窗好友周世钊的复信中说:“我在乡下住,没有病,专为休养,暂不进城。容后面叙。”这里的“乡下”,指的就是石家庄。2月28日到4月27日,毛泽东在石家庄选编了新中国第一部《毛选》。

在石家庄,毛泽东对《毛选》的选编工作主要是选稿编目、修改文章、撰写题解注释,此外还参加了一些校对工作。

对《毛选》要收入的文章,毛泽东对每篇文稿都详审细阅,反复斟酌。仅以《矛盾论》这篇文章为例,1951年3月8日,毛泽东在给陈伯达、田家英的信中写道:“《矛盾论》作了一次修改,请即重排清样两份,一份交伯达看,一份送我再看。论形式逻辑的后面几段,词意不畅,还须修改。其他有些部分还须作小的修改。

“此件在重看之后,觉得以不加入此次选集为宜,因为太像哲学教科书,放入选集将妨碍《实践论》这篇论文的效力,不知你们感觉如何?此点待将来再决定。

“你们暂时不要来,待《矛盾论》清样再看过及他文看了一部分之后再来,时间大约在月半。”

3月15日,毛泽东致信田家英:“《矛盾论》的原稿请即送来。”在反复修改后,他对原来第二章的“形式伦理的同一律与辩证法的矛盾律”这一部分仍不满意,遂整章删去。《矛盾论》的修改,前后删掉约7000字,增加了约6000字。《矛盾论》原来已列入《毛选》一卷的选稿目录中,但毛泽东仍感到不满意,于是又从已入选的文稿中抽了出来,没有收入《毛选》第一卷。后又经修改补充才收入到《毛选》第二卷中。以后,《毛选》第一卷再版时,才按时间顺序将它移入第一卷。在选编工作中,毛泽东对每篇文章总是对照原稿反复修改、补充,然后付印,校阅,再修改。《实践论》一文,已修改了多遍,但他仍在清样上批道:“此件改正后,连同原稿,再送我看。”在《矛盾论》的清样上,他批道:“照此改正,连同已经改正的清样一起送来再看,第一次原稿也请送来。”

4月1日,毛泽东致信田家英:“《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矛盾论》,请不要送去翻译,校对后再送我看。”16日,他又在信中对田家英交代:“以上这些(指9篇已修改过的文章)及昨付第二次看过的一大批,都可付翻译——唯其中的一篇,即《井冈山的斗争》,请送来再看一次。”

在对文章内容进行修改的同时,毛泽东对文章的题目也都重新选拟或进行了修改。如在第一卷中,将原题《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改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原题《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目前阶段的任务》改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毛泽东对文章的题解和注释也进行了逐条审改。仅在《毛选》第一卷的题解中,他就撰写和修改了10条。在249条注释中,撰写和修改了120条以上。第一卷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葡京国际app: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题解及《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中*葡京国际app:“管公堂”和“收学租”的注释都是毛泽东写的。此外,他对注释的内容和前后排列顺序都提出了要求。

同时,毛泽东还做了一些校对工作。1951年3月15日,他在给田家英的信中写道:“凡校对,都须将原稿连同清样一起送来。以前的一切原稿均请送来。”毛泽东往往对照原稿和清样逐字逐句进行校阅,如在校对《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时,他发现有两个铅字磨损,字体比其他字瘦小,就在一旁批道:“换一个铅字。”文中有一处字号不符,几乎看不出来,他也画了出来,在一旁批道:“改老五号。”在校阅《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时,有三处字排得不好,毛泽东看到后即在此批道,“排拢”、“排齐”,还画出校对符号。不仅如此,校对中发现数字有疑也打上问号要求重新核实。在审阅一篇文章原稿时,他看到文中提到:“国民党去年十一月初至今年一月底不足三个月中丧失约105万人,包括国民党正规军105个整师。”他遂进行核查,并将“十一月”改为十月,将“三个月”改为四个月。在“105万”与“105个整师”处各画上问号,后经秘书核查,数字确实有误,“105万”应为154万,“105个整师”应为144个整师。

毛泽东对收入《毛选》的文章要求很严,许多原来认为不太满意的文稿,虽几经修改,反复审阅,但最后还是未能入选。在审定过的文稿中有30多篇批上了“此件不用”、“此件不收”、“不用不收”等字样。例如《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农工展览会讲演词》最初曾考虑选入第三卷,他曾将标题改为《反对吃摩擦饭》,并定了题解,最后仍觉不满意,还是未能入选。

经毛泽东修改过的《毛选》和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毛选》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毛泽东将原文中的“与”字都改为“和”字。《毛选》第一卷中收录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的第一个小标题“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原稿在“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之间用的是“与”字,他在校阅时把小标题中的“与”字改为“和”字。这样改,既避免产生歧义,又使文章更容易为工农干部,特别是普通群众所看懂。

1951年10月,在出版总署召开的《毛选》第一卷出版庆祝会上,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讲道:“1949年5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开始接受了《毛泽东选集》的一部分稿子发排,到现在差不多两年半,才开始出了第一卷。这一段时间很久,是因为毛主席对自己的著作采取了那样慎重的态度,亲自几次校阅修改。”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陶则在《毛选》第一卷出版当天的日记中写道:“选集凡四卷,今出版为第一卷。各篇取舍,经毛氏审慎考虑,存录者复亲加修订校阅,多者六七遍,少者亦两遍。”由此可见《毛选》的编辑质量之精,要求之高。■